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平型關大捷的重要保証——

驛馬嶺阻擊戰

2025年07月31日08:23    來源:中國軍網222

“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鏗鏘激昂的《八路軍軍歌》,傳頌著八路軍出師抗日后的首戰告捷。在這場載入史冊的平型關大捷中,有一場激烈的阻擊戰鮮為人知——驛馬嶺阻擊戰。

88年前,在連接晉冀兩省的咽喉要道驛馬嶺,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在團長楊成武的率領下,面對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日軍,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和毅力,成功阻擊自淶源向平型關增援的日軍。此戰,我軍共殲敵400余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保証了師主力平型關戰斗的勝利,創造了抗日戰爭初期我軍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狹路相逢,先機制敵

1937年9月23日,第115師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部署平型關對日作戰任務。其中,獨立團負責隱蔽穿插至腰站地區,切斷日軍淶源至靈丘、廣靈至靈丘的公路運輸線,阻擊淶源、廣靈兩個方向的日軍援兵,以確保師主力在平型關正面殲敵。

根據師部統一部署,獨立團於當日下午由上寨南出發,當晚宿營於上、下北泉。24日清晨,部隊繼續向腰站開進,於晌午抵達目的地。經過實地勘察,楊成武發現腰站東面有座高山,山頂的馬鞍形隘口即為驛馬嶺,一條狹窄的公路從隘口蜿蜒而下,可視路段不足百米。楊成武由此判斷,若以重兵扼守隘口並布設火力網,日軍將難以通過,遂命令前衛營1營搶佔驛馬嶺隘口。

1營1連1排順著公路向驛馬嶺搜索前進時,突然聽到馬蹄聲,尚未隱蔽便與50米外一支30余人的日軍騎兵偵察隊遭遇。排長果斷下令沖鋒並率先開火,戰士們隨即投入戰斗。日軍猝不及防,陣腳大亂,戰馬受驚翻滾,兩名敵人還未端起槍便被擊斃。經過短時間的戰斗,1排共斃敵7人,其余日軍潰逃。

這場遭遇戰使楊成武意識到日軍已佔據驛馬嶺,但對獨立團的動向尚不清楚,遂命令部隊立即佔領公路兩旁的高地構筑工事,盡可能堵住日軍去路。

當天下午,獨立團獲悉日軍的1個聯隊正從淶源向腰站趕來。楊成武分析認為,日軍夜間行動時因不明我軍虛實,不會貿然通過腰站,於是迅速調整部署:1營就地在山上警戒,正面阻擊日軍﹔2營進抵靈丘東北的三山鎮地區,阻擊可能由廣靈方向來援的日軍﹔3營作為預備隊,后撤至白羊鋪、安甲一帶待命。

主動出擊,以攻為守

25日清晨,一夜大雨過后,山間濃霧彌漫,能見度極低。獨立團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迅速向隘口靠近,佔領阻擊陣地並做好戰斗准備。

這時,獨立團接到情報:淶源方向又開來1個聯隊的日軍,已抵達驛馬嶺。面對兵力數倍於己的敵人,楊成武決定利用日軍不明我軍虛實、不敢貿然行動的心理,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力爭擾亂敵人判斷,乘機奪取隘口。鑒於日軍已佔據隘口制高點,且敵眾我寡、敵高我低,楊成武命令1連從正面阻擊、伺機沖擊隘口,2連從右翼山脊迂回襲取隘口,3連轉向攻佔南面比隘口更高一些的山峰,用火力壓制隘口之敵。

部隊剛完成戰斗部署,隘口之敵就擺開戰斗隊形,借著岩石和土坎的掩護,向1營陣地逼近。1連的機槍率先開火,獨立團其他伏擊部隊也隨之開火,密集的子彈瞬間撂倒幾十名日軍。敵人迅速分散隱蔽,並展開激烈還擊,驛馬嶺上的戰斗迅速進入白熱化狀態。1連在連長張德仁的率領下,干淨利落地消滅了先期下到公路的幾十名日軍。就在張德仁帶領戰士們向隘口發起沖鋒時,隘口上的日軍憑借地形優勢,用密集火力進行壓制。1連過半戰士倒下,張德仁也身負重傷。就在這關鍵時刻,西南方向傳來震耳欲聾的炮聲,平型關主戰場的戰斗正式打響。

突然襲擊,威震敵膽

平型關方向傳來的隆隆炮聲,震撼了整個驛馬嶺戰場。日軍陣地頓時陷入慌亂,火力明顯減弱。楊成武抓住戰機,立即命令司號員吹響沖鋒號,調遣埋伏在山側的2連從右翼發起突襲。

2連官兵早已躍躍欲試,全連像猛虎下山般沖向隘口。2連1排“麻排長”帶領十幾名戰士攀上隘口旁的巨石,發現隘口后面聚集著數百名正在休整的日軍。“麻排長”決定乘敵不備,突然襲擊,血戰一番,再設法脫身。隨著“麻排長”一聲令下,全排戰士沖進隘口,十幾枚手榴彈瞬間在敵群中炸開。當手榴彈用盡后,戰士們又與敵展開慘烈的白刃戰。突如其來的襲擊令日軍傷亡慘重,陣腳大亂。雖然最終因寡不敵眾,“麻排長”和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但他們英勇無畏的戰斗徹底打亂日軍的部署,使敵人膽戰心驚。在摸不清八路軍真實兵力的情況下,日軍被迫由進攻轉為防御態勢,不敢再向我軍正面陣地沖擊。

乘勝追擊,收復淶源

當1排戰士在隘口浴血奮戰時,教導員張文鬆和副營長袁升平帶領部隊奪取了隘口南側制高點。就在他們准備居高臨下痛擊敵人時,張文鬆不幸被潛伏在樹林中的日軍擊中,壯烈犧牲。袁升平悲憤交加,端起機槍帶領戰士們向敵陣掃射,頃刻間放倒數十名日軍。

16時許,師部傳來的捷報讓驛馬嶺陣地上的戰士們熱血沸騰——日軍坂垣師團第21旅團千余人已被殲滅,獨立團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楊成武當即下令全面反攻,命3營迂回包抄敵后,1營正面強攻,四面山頭同時響起沖鋒號。在1營和3營的兩面夾擊下,隘口附近的日軍大部分被殲。

日軍指揮官摸不清我軍到底有多少兵力,唯恐被困在深山之中,便命令趕快收攏兵力,慌忙丟下數百具尸體和大量裝備,率殘部向淶源逃竄。我軍乘勝追擊50余裡,直抵淶源城下。狼狽不堪的日軍棄城東逃,獨立團隨即收復了淶源縣城。(劉雲華 王家勝)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