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爍壁 ?沈童睿
2025年07月31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7月30日,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官兵搶修一處垮塌橋梁。 |
![]() |
7月30日,河北省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西溝村受災群眾全部轉移完畢。圖為鄉鎮干部和志願者轉送一位92歲老人。 |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從於營子村希望幼兒園,到此次受災嚴重的西溝村,這條長約5公裡的路,一會兒滿是亂石,一會兒漫著流水,有時甚至看不到路,變成了洪水的河道。
就是這樣一條路,承載著搶修救援、轉移安置、物資運送的全部任務。
7月30日,記者沿著這條路再入西溝村,中午12點多到達西溝村村委會,最后一批受災群眾已經出發前往安置點。
在被山洪夷平的小村裡,灤平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李亞軍帶著消防救援人員搜尋最后4名失聯人員。“現場還有44名消防救援人員。”他的后脖頸晒得發紫。
沿著山徑,干部群眾頂著烈日往山外趕。
路上,記者遇到了最后一名被轉運的受災群眾。那段路是下坡,坡度大,水流急。灤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冷雪鬆和3名縣裡的干部緊握著擔架,護送著小腿骨折的西溝村村民鄭君芝,小心翼翼。
到了坡下,大家緩緩放下擔架歇腳。冷雪鬆擰開一瓶礦泉水,咕嘟咕嘟喝了起來,“今天上午這條路上一共轉運了47名被困群眾。”
正遇上來送物資的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史海艷。擔架上,鄭君芝用力說:“書記,還有好些救援隊員和干部在村裡呢。我家裡有豆角、芹菜,都給大家拿去吧。”
路雖遠,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心挨得很近。許多村民撤離時特意囑咐,家裡的食物、水、被褥,都給救援人員用。
繼續前進,路的終點在於營子村希望幼兒園。
幼兒園是座兩層小樓,二層用來安置受災群眾。灤平縣婦聯和共青團灤平縣委等單位工作人員已將安置點布置妥當,用水用電都有保障。
“村裡有182人來過安置點,其中108人投靠親友,還有36人被轉移到了縣養老院,今晚估計有38人留宿。”灤平縣婦聯主席丁芳芳將一床被子遞給整理床鋪的西溝村村民郝大爺。
房間裡,郝大爺的兩個孫女啃著蘋果,聊著暑假裡的安排。窗外的道路旁,玉米長得正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1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