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一頭連著院校,一頭連著戰場,海軍83艦編隊精心打造海上課堂——

“海上流動大學”的深藍航跡(強軍路上)

金正波 尹相琨

2025年11月23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83艦編隊在香港舉行艦艇開放活動。
  李 星攝

  官兵們在甲板上列隊敬禮。
  徐夢函攝

  海軍戚繼光艦犁浪遠航。
  尹相琨攝

  朝陽躍出,漫天金光為海洋注入滾燙生機。

  11月9日,是海軍83艦編隊歸港的日子。站在艦艏,學員王磊想再好好感受一下浩瀚深藍的涌動脈搏。

  “自9月26日起航以來,45天時間,我們在戰風斗浪中成長,一個個鏡頭猶如電影片段在腦海中回放。”望著越來越近的碼頭,王磊激動地說。

  此次由戚繼光艦、沂蒙山艦組成的83艦編隊,搭載著1200余名海軍學員和官兵,執行遠海綜合實習訪問任務,總航程8000余海裡。隨艦參訓學員大多來自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潛艇學院、海軍軍醫大學3所院校,完成多課目教學訓練與崗位見習。

  訓練艦艇是海軍軍校學員的深藍起點,在海軍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譽為“海上流動大學”。

  航行一路、訓練一路、育人一路。又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用一個個奮斗故事,書寫著人民海軍未來脊梁的深藍答卷。

  “走向海洋、認識海洋,才能熱愛海洋、獻身海洋”

  特殊節點,庄重儀式,總是讓人心潮澎湃。

  接近赤道,官兵們精神昂揚,在甲板上整齊列隊,迎接艦艇由北半球跨越至南半球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

  “5,4,3,2,1,我艦跨越赤道,進入南半球!”嘹亮廣播聲,伴著汽笛聲,在戚繼光艦上空回蕩。學員們在紀念儀式中,迎接航海“成人禮”。

  “在世界航海史傳統中,當艦艇跨越赤道、國際日期變更線等重要地點時,都會舉行紀念儀式。”教員張志友說,中國海軍航跡越來越遠,希望學員們珍惜機會,鑄牢理想信念,不斷夯實本領。

  一路航行,不僅是地理坐標的轉變,更是理想信念的升華。

  “走向海洋、認識海洋,才能熱愛海洋、獻身海洋。”編隊領導說,編隊通過實情研討、實踐演練等方式,打造海上思政課堂,引導學員培育海洋情懷,矢志強軍打贏。

  隨著編隊駛入西沙海域,學員張斯琪迫不及待地和戰友們拿起望遠鏡,眺望那片熟悉的島礁。考取軍校前,張斯琪曾在西沙服役。

  甲板上,一堂主題微課開講。海風混雜著飛濺的海水,海浪疊加著主機轟鳴,張斯琪和戰友們圍坐一圈,認真聆聽政治理論教員講述先輩“海上拼刺刀、小艇打大艦”的英雄事跡。

  “賡續紅色血脈,守護好這片蔚藍”“要敢於亮劍、敢於勝利”……研討環節,學員們爭相發言,勝戰基因悄然傳承。

  起航以來,編隊航經10多個海峽水道,穿越祖國多個島礁區、油氣田、歷史海戰場。學員李星說,每次抵達一片水域,無論是熱點問題的分析,還是建設史、海戰史的介紹,總能加深他對“愛艦、愛島、愛海洋”的理解。

  在途經祖國最南端——曾母暗沙海域時,年輕的學員們分別在戚繼光艦、沂蒙山艦甲板上,以挺拔身姿拼出“中國”二字。這是年輕官兵對祖國的深情告白。

  “海面一望無際,使命指引航向,我們的事業在大海上!”在曾母暗沙舉行的大洋取水儀式上,李星給自己的取水瓶貼上了這樣一張標簽。他說,要帶著這份赤誠,把家國情懷融入日常訓練,以過硬本領守護萬裡海疆。

  “人民海軍忠於黨,艦行萬裡不迷航。”任務期間,這些令學員們記憶深刻的故事,成為這句話的生動注腳。

  一個個青年學員追逐理想的身影,讓戚繼光艦軍官蔡國強深有感觸。“從他們身上,我看到對黨忠誠的信念在厚植。”他說,信念就像燈塔,指引航海者堅定航行。

  “仗劍大洋、逐夢深藍,需要練就過硬本領”

  “航行多少海裡,才能成為一名優秀水兵?”凌晨時分,戚繼光艦主機集控室裡,崗位見習值更學員季夢真問道。

  一級上士周忠華並沒急著回答,而是帶著季夢真鑽進主機艙開始裝備巡檢。開門瞬間,扑面熱浪加上轟鳴噪聲,讓季夢真身體震得發麻。巡檢不到一半,他們的作訓服已被汗水浸濕。

  巡檢時,他們發現一處故障。在周忠華的帶領下,季夢真做好輔助,參與了搶修全程。搶修完畢,看著對方沾滿油漬的“花臉”,兩人相視而笑。

  “仗劍大洋、逐夢深藍,需要練就過硬本領。”值更結束,季夢真復盤當天細節,對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水兵有了新的感悟。

  “訓練艦艇是院校和部隊、課堂和戰場、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梁。打仗需要什麼就教什麼,部隊需要什麼就練什麼。”編隊教學組組長這樣介紹“海上流動大學”為戰育人的作用。

  編隊著眼未來戰場,精心打造海上課堂,依托艦艇真實環境,組織實操實訓,讓學員們在打仗的標准下,培塑指揮思維、練就過硬本領。

  在編隊行駛至南海某海域時,一場戰時綜合演練上演。

  “我艦舵機艙‘中彈受損’,一級損管警報!”刺耳的鈴聲劃破寂靜,學員井海豐沖向戰位,迅速判斷“破口”位置,與戰友們密切協同,用最短時間成功處置“險情”。

  與坐在教室裡不同,實習的過程,不僅有期待中的波瀾壯闊,亦有不期而遇的驚濤駭浪。

  “打仗的‘弦’一刻也鬆不得!”一天,83艦編隊航行至某海域時,突遇一艘外國軍艦抵近偵察。

  “偵察取証部署!”沂蒙山艦上,正在航海長崗位見習值更的學員黃郅浩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觀察外艦的一舉一動,進行艦艇機動繪算和戰斗海圖作業。解除部署后,在軍官張彭奕的組織下,學員們圍坐在一起,總結經驗,探討應對未來海戰的制勝方法。

  “經過遠海實習,我們意識到,學好專業只是手段,打贏未來戰爭才是目的。時不我待,我們要抓緊時間朝著勝戰大踏步前進。”黃郅浩說。

  “這幫孩子越來越像真正的艦員、指揮員了。”編隊領導看著學員們被海風磨礪過的黝黑皮膚、被風浪淬煉出的堅毅眼神,不禁感慨。

  “逐夢深藍是我的夢想,為此我會不懈努力!”一名學員堅定表示。這段在“海上流動大學”裡的淬火青春,將給予他們最深沉的底氣和力量,幫助他們穿過無盡浪濤、馳騁萬裡海疆……

  “你走近我、我走近你,在交流中增進互信”

  軍艦是“流動的國土”,每一名學員都是人民海軍開放自信的代言人。

  任務期間,編隊先后組織3場甲板招待會,16批次艦艇開放活動,累計3萬余名當地民眾和外方代表登艦參觀。

  香江奔涌,紫荊花開。國慶節前夕,83艦編隊抵達香港。在戚繼光艦后甲板上,100余名官兵擺出“76”字樣,歡度國慶。

  艦艇開放活動中,許多香港市民走上甲板,同艦上官兵交流互動。武器裝備展示區,講解員為香港青少年講解武器使用規范,並示范動作,引來眾多參觀群眾打卡留念。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學員張瑞堯記得,他與戰友們一同在香江之畔演奏《歌唱祖國》時,不少市民自發齊聲合唱。歌聲回蕩,令人動容。

  10月10日,83艦編隊靠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開始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海天交接,晚霞燦爛。傍晚,綠茵場上,夕陽洒在中柬足球隊員身上。編隊官兵與柬埔寨官兵進行了一場友誼賽。

  “明祖,朋友。”一場友誼賽后,1名柬方球員用漢語對學員吳明祖說。賽場上,吳明祖展現出的精湛球技與昂揚斗志,引來觀眾陣陣掌聲。

  10月11日晚,戚繼光艦主甲板上燈光璀璨,中方學員與柬方官兵暢談軍旅生活。編隊還在甲板上設置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區,中方學員進行了書法、茶藝、水墨畫等傳統文化的展示。

  開放,促進理解﹔自信,贏得尊重。一位柬方軍官贊賞道:“這場甲板招待會的水平和學員的素養令人印象深刻。”

  一次跨越山海的握手,更是一次心與心的交流。這份自信與開放,體現在一場場軍事交流活動中。

  10月中旬,20名中方學員走進泰國皇家海軍學院,開展為期3天的軍事交流。其間,一堂別開生面的泰拳課,成為中泰學員難忘的體驗。

  泰拳招式剛勁有力,中方學員認真學習動作,盡顯虛心求教、大膽嘗試的開放心態。課程尾聲,中方學員閆佳樂也展示了中國傳統武術的基本動作,引得泰方學員陣陣掌聲。“你走近我、我走近你,在交流中增進互信。”閆佳樂說。

  海軍學員是一朵朵浪花,更是新時代中國海軍開放、自信、和平形象的代言。

  “祖國永遠在我心中!”“人民海軍威武強大!”靠泊期間,海外華人華僑的深情留言,讓艦上官兵倍感自豪。

  戚繼光艦早已超越一般訓練艦的范疇,成為傳遞和平友誼的移動窗口。戚繼光艦官兵說:“我們代表的不僅是一艘艦艇,更是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尊嚴與自信。”

  (陳夢曦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3日 06 版)

(責編:萬鵬、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